K-近邻算法

K-近邻算法(KNN)是一种简单的非参数算法,用于分类和回归,根据数据点的接近程度预测结果。

**k-近邻算法(KNN)**是一种非参数、监督学习算法,广泛用于机器学习中的分类和回归任务。它基于邻近性的概念,假设相似的数据点彼此靠近。KNN 属于懒惰学习算法,即无需训练阶段,通过存储全部训练数据,在预测时判断新数据点的类别或数值。该算法通过识别与测试数据点距离最近的‘k’个训练数据点,并根据这些邻居推断结果来进行预测。这种方法高度直观,模仿了人类通过将新数据与已知示例进行比较的感知策略。

KNN 的工作原理

KNN 通过识别给定查询点的‘k’个最近邻,并利用这些邻居进行预测。

  • 在分类任务中,算法将查询点归为其‘k’个最近邻中最常见的类别,这种方式称为多数投票。当存在多个类别时,多数投票可理解为“相对多数投票”,即查询点被分配给出现次数最多但不一定超过一半的类别。
  • 在回归任务中,通过对‘k’个最近邻的数值进行平均来预测结果。

邻近性与相似性原则不仅是人类感知的核心,也是 KNN 运作的基础,因为特征空间中彼此接近的数据点更为相似,因此结果也更可能相近。

距离度量方法

为了确定最近邻,KNN 使用多种距离度量方法,这些方法对算法性能至关重要:

  • 欧式距离:在多维空间中两点间的直线距离,常用于连续变量。它是 KNN 最常用的距离度量,特别适用于密集且连续的数据。
  • 曼哈顿距离:又称出租车距离,通过计算两点各坐标差的绝对值之和得出。适用于路径受限于正交方向的网格状场景。
  • 闵可夫斯基距离:是欧式距离和曼哈顿距离的广义形式,由参数‘p’决定。当 p=1 时为曼哈顿距离,p=2 时为欧式距离。该度量可根据不同‘p’值灵活调整。
  • 汉明距离:用于分类变量,统计两个二进制向量中不同位的数量。特别适用于属性为二进制的分类任务。

如何选择合适的‘k’值

KNN 中参数‘k’代表需要考虑的邻居数量,选择合适的‘k’值至关重要:

  • 较小的‘k’值可能导致过拟合,对训练数据中的噪声过于敏感,捕捉到不具备泛化能力的偶然模式。
  • 较大的‘k’值可能导致欠拟合,模型过于泛化,忽略了重要模式,预测性能下降。
  • 通常通过交叉验证选取‘k’值,且为避免分类决策出现平局,建议选用奇数。‘k’值的选择会显著影响模型准确率,通常需要通过实验确定。

优点与缺点

优点

  • 简单直观:易于理解和实现,适合初学者。KNN 的简单性体现在其通过对比测试实例与存储示例的直接方式。
  • 无需训练阶段:KNN 无需显式训练,通过存储的数据集直接进行预测。新增数据点时可以直接更新模型。
  • 用途广泛:既可用于分类,也可用于回归,适用领域广泛。对于多标签分类问题同样有效。

缺点

  • 计算量大:每次预测都需与整个数据集比较,数据集较大时计算和资源消耗较大。KNN 的时间复杂度为 O(n),n为训练样本数。
  • 对异常值敏感:异常值会显著影响预测结果,尤其当‘k’较小时,异常点容易影响最终决策。
  • 维度灾难:在高维空间中,数据点间距离意义减弱,算法性能下降。维度增加导致空间体积增大,数据变稀疏,KNN 难以有效找到最近邻。

应用场景

KNN 因其简单和高效,被应用于多个领域:

  • 推荐系统:根据相似用户的偏好向用户推荐产品或内容。KNN 可通过特征相似性识别相似用户或物品。
  • 模式识别:应用于手写识别等模式识别任务,通过比较像素值相似性对图像进行分类。
  • 数据填补:通过寻找相似数据点,估算缺失值,保持数据集完整性。
  • 金融与医疗:通过分析历史数据的相似性,用于股票市场预测、风险评估和医学诊断。在医疗领域,可通过症状与已知病例比对,预测患者诊断结果。

Python 实现

KNN 可通过 Python 中的 scikit-learn 等库实现。以下为 KNN 用于分类的基本示例:

from sklearn.neighbors import KNeighborsClassifier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

# 加载数据集
iris = load_iris()
X, y = iris.data, iris.target

#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42)

# 初始化 k=3 的KNN分类器
knn = KNeighborsClassifier(n_neighbors=3)

# 拟合模型
knn.fit(X_train, y_train)

# 进行预测
y_pred = knn.predict(X_test)

# 评估准确率
accuracy = accuracy_score(y_test, y_pred)
print(f"Accuracy: {accuracy:.2f}")

K-近邻算法(KNN)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K-近邻算法(KNN)是多媒体信息检索、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算法,尤其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

代表性研究论文:

  • 《Approximate k-NN Graph Construction: a Generic Online Approach》(Wan-Lei Zhao 等)
    提出了一种高效的近似 k-近邻搜索与图构建方法。该论文展示了一种能够动态处理不同数据规模和维度的可行方案,并支持在线更新,这在许多现有方法中尚未实现。阅读原文

  • 《Parallel Nearest Neighbors in Low Dimensions with Batch Updates》(Magdalen Dobson 和 Guy Blelloch)
    介绍了结合 kd-tree 与 Morton 排序(zd-tree 结构)的并行算法,优化了低维数据处理。作者证明该方法优于现有算法,并通过并行处理大幅提升速度。zd-tree 首次支持并行批量动态更新,是 k-近邻数据结构领域的创新。阅读原文

  • 《Twin Neural Network Improved k-Nearest Neighbor Regression》(Sebastian J. Wetzel)
    探索了一种结合双神经网络的新型 k-近邻回归方法。该方法关注回归目标之间的差异预测,在小型至中型数据集上优于传统神经网络和 KNN 回归。阅读原文

常见问题

什么是 K-近邻算法(KNN)?

K-近邻算法(KNN)是一种非参数的监督学习算法,用于分类和回归。它通过识别距离查询点最近的‘k’个数据点,并基于这些邻居推断结果来进行预测。

KNN 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KNN 简单易懂、易于实现,无需显式训练过程,并且既可用于分类,也可用于回归任务。

KNN 的缺点有哪些?

KNN 在大数据集上计算量大,对异常值敏感,并且在高维数据下因维度灾难导致性能下降。

如何选择 KNN 中合适的‘k’值?

最优的‘k’值通常通过交叉验证经验获得。‘k’值过小可能导致过拟合,过大则可能欠拟合;为避免分类决策出现平局,通常选用奇数值。

KNN 常用哪些距离度量方法?

常用的距离度量包括欧式距离、曼哈顿距离、闵可夫斯基距离和汉明距离,具体选择取决于数据类型和问题需求。

使用 FlowHunt 体验智能 AI 工具

了解 FlowHunt 的 AI 工具和聊天机器人如何提升您的数据分析并自动化工作流程。轻松构建、测试和部署 AI 解决方案。

了解更多

K均值聚类

K均值聚类

K均值聚类是一种流行的无监督机器学习算法,通过最小化数据点与其聚类中心之间的平方距离之和,将数据集划分为预定义数量的不同且不重叠的聚类。...

1 分钟阅读
Clustering Unsupervised Learning +3
Top-k准确率

Top-k准确率

Top-k准确率是一种机器学习评估指标,用于评估真实类别是否出现在前k个预测类别中,在多类别分类任务中提供了全面且宽容的衡量方式。...

1 分钟阅读
AI Machine Learning +3
KNIME

KNIME

KNIME(康斯坦茨信息挖掘器)是一款强大的开源数据分析平台,提供可视化工作流、无缝数据集成、先进分析和自动化,适用于各行业。...

1 分钟阅读
KNIME Data Analytics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