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高效微调(PEFT)

参数高效微调(PEFT)通过微调大模型中的一小部分参数,使AI模型能够高效、可扩展、低成本地适应新任务与场景。

参数高效微调(PEFT)是一种人工智能(AI)和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的创新方法,通过仅更新大型预训练模型中极少量的参数,实现模型对特定任务的适应。与重新训练整个模型(通常计算量巨大、资源消耗高)相比,PEFT 只需微调模型的部分参数或在模型结构中添加轻量级模块,大幅降低了计算成本、训练时间和存储需求,使得在多种专业应用场景中部署大型语言模型(LLMs)成为可能。

参数高效微调的重要性

随着 AI 模型规模和复杂度持续增长,传统微调方式的实用性逐渐减弱。PEFT 针对以下挑战提供了解决方案:

  • 降低计算成本:仅微调模型一小部分参数,显著减少计算和内存需求。
  • 提升可扩展性:企业可高效地将大型模型适配至多个任务,无需庞大资源投入。
  • 保留预训练知识:冻结大部分参数,有助于保留模型已习得的通用知识。
  • 加快部署速度:缩短训练周期,加速模型上线和生产环境部署。
  • 利于边缘计算:模型可在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上高效部署。

参数高效微调的工作原理

PEFT 包含多种针对预训练模型高效更新或增强的技术。主要方法如下:

1. 适配器(Adapters)

概述:

  • 功能:适配器是插入到预训练模型各层中的小型神经网络模块。
  • 操作:微调时,仅更新适配器参数,原有模型参数保持冻结。

实现方式:

  • 结构
    • 降维投影:降低维度(W_down)。
    • 非线性激活:如 ReLU 或 GELU。
    • 升维投影:恢复原始维度(W_up)。

优点:

  • 模块化:可灵活增删适配器以应对不同任务。
  • 高效性:大幅减少需训练参数量。
  • 灵活性:支持多任务学习,可快速切换适配器。

应用示例:

  • 领域适应:跨国企业希望语言模型理解地区俚语,只需训练区域适配器即可,无需完全重训。

2. 低秩适配(LoRA)

概述:

  • 功能:引入可训练的低秩矩阵以近似权重更新。
  • 操作:将权重更新分解为低维表示。

数学基础:

  • 权重更新ΔW = A × B^T
    • AB 为低秩矩阵。
    • r 远小于原始维度 d

优势:

  • 大幅减少参数量:显著降低微调所需参数。
  • 内存高效:训练时内存消耗更低。
  • 良好可扩展性:适合超大规模模型。

注意事项:

  • 秩的选择:需要权衡性能与参数效率。

应用示例:

  • 专业翻译:将通用翻译模型通过 LoRA 微调,适配法律等专业领域。

3. 前缀微调(Prefix Tuning)

概述:

  • 功能:为每层 Transformer 输入添加可训练前缀 token。
  • 操作:通过修改自注意力机制,影响模型行为。

机制:

  • 前缀:训练过程中优化的一组虚拟 token 序列。
  • 自注意力影响:前缀作用于注意力层的 key 和 value 投影。

优点:

  • 参数高效:仅需训练前缀参数。
  • 任务适应性强:可有效引导模型完成特定任务。

应用示例:

  • 对话式AI:让聊天机器人回复更贴合企业品牌语调。

4. 提示微调(Prompt Tuning)

概述:

  • 功能:调整输入中加入的可训练提示向量。
  • 与前缀微调区别:通常只作用于输入层。

机制:

  • 软提示:在微调中优化的连续向量。
  • 优化方式:模型学习如何从提示映射到目标输出。

优点:

  • 极致参数高效:只需微调数千参数。
  • 实现简单:对模型结构改动极小。

应用示例:

  • 创意写作辅助:引导模型以特定风格生成诗歌。

5. P-Tuning

概述:

  • 提示微调的扩展:在多层插入可训练提示。
  • 目标:提升在小样本任务上的表现。

机制:

  • 深层提示:提示贯穿模型多层。
  • 表征学习:增强模型捕捉复杂模式的能力。

优点:

  • 提升性能:尤其适合小样本学习场景。
  • 更强适应性:可应对比单纯提示微调更复杂的任务。

应用示例:

  • 技术问答:适配模型用于工程等专业领域的问答。

6. BitFit

概述:

  • 功能:仅微调模型中的偏置项(bias)。
  • 操作:网络权重保持不变。

优点:

  • 最小参数更新:偏置项仅占极小比例。
  • 意外高效:在多种任务上表现良好。

应用示例:

  • 快速领域迁移:用极少训练将模型适配到新情感数据。

PEFT 与传统微调对比

方面传统微调参数高效微调(PEFT)
参数更新量全部参数(百万/十亿级)少量子集(通常 <1%)
计算成本高(需大量资源)低至中等
训练时长
内存需求
过拟合风险高(数据有限时更明显)
模型部署体积小(便于通过轻量模块扩展)
预训练知识保留可能丢失(灾难性遗忘)保留更好

应用场景与案例

1. 专业语言理解

场景:

  • 医疗行业:解析医学术语和病历报告。

方法:

  • 适配器或 LoRA:用少量参数在医学数据上微调模型。

效果:

  • 精度提升:更好解读医学文本。
  • 资源高效:无需大量算力即可适配。

2. 多语言模型

场景:

  • 扩展语言支持:为现有模型添加低资源语言。

方法:

  • 为每种语言训练适配器

效果:

  • AI 更易普及:无需重训即可支持更多语言。
  • 节约成本:添加新语言所需资源低。

3. 小样本学习

场景:

  • 新任务数据有限:在现有数据集中分类新类别。

方法:

  • 提示微调或 P-Tuning:通过提示引导模型。

效果:

  • 快速适应:用极少数据快速调整模型。
  • 性能保障:可达可接受准确率。

4. 边缘部署

场景:

  • 移动设备上部署 AI:智能手机或 IoT 端运行 AI 应用。

方法:

  • BitFit 或 LoRA:微调轻量模型便于边缘部署。

效果:

  • 高效:所需内存与算力更低。
  • 强大功能:无需依赖服务器即可实现 AI 能力。

5. 快速原型开发

场景:

  • 测试新想法:研究中快速尝试不同任务。

方法:

  • PEFT 技术:用适配器或提示微调快速微调模型。

效果:

  • 高效迭代:加快实验测试速度。
  • 节省成本:减少资源消耗。

技术要点

PEFT 方法选择

  • 任务类型:不同方法适应不同任务。
    • 适配器:适合领域迁移。
    • 提示微调:文本生成类任务表现良好。
  • 模型兼容性:确保所选 PEFT 方法与模型架构兼容。
  • 资源状况:评估可用的计算资源。

超参数调整

  • 学习率:根据 PEFT 方法适当调整。
  • 模块规模:适配器和 LoRA 的规模会影响性能。

与训练流水线集成

  • 框架支持:PyTorch、TensorFlow 等主流框架均支持 PEFT。
  • 模块化设计:采用模块化便于集成与测试。

挑战与注意事项

  • 欠拟合:参数太少可能无法拟合任务复杂性。
    解决方案:尝试不同模块规模和层级。
  • 数据质量:PEFT 无法弥补劣质数据。
    解决方案:确保数据干净且具代表性。
  • 过度依赖预训练知识:部分任务需更多适配。
    解决方案:尝试混合方法或局部全量微调。

最佳实践

数据处理

  • 高质量数据集:关注数据相关性与清晰度。
  • 数据增强:采用扩充手段丰富小样本数据。

正则化手段

  • Dropout:在 PEFT 模块中防止过拟合。
  • 权重衰减:参数正则化保持模型稳定。

监控与评估

  • 验证集:训练期间持续监控性能。
  • 偏差检查:评估微调过程引入的潜在偏见。

进阶话题

基于超网络的 PEFT

  • 概念:利用超网络生成任务特定参数。
  • 优势:动态适配多任务场景。

PEFT 方法融合

  • 复合技术:结合适配器与 LoRA 或提示微调。
  • 优化策略:联合优化多种 PEFT 模块。

常见问题解答

  1. PEFT 方法能否应用于所有模型?
    虽然主要是为 Transformer 架构开发,但部分 PEFT 方法经调整后也可用于其他模型。

  2. PEFT 性能能否总与全量微调相当?
    多数情况下 PEFT 能取得相近效果,但在极为专业的任务上,全量微调可能略有提升。

  3. 如何选用合适的 PEFT 方法?
    需考虑任务要求、资源状况和历史经验。

  4. PEFT 适用于大规模部署吗?
    适用,PEFT 的高效性非常适合模型在多任务、多领域的大规模扩展。

关键术语

  • 迁移学习:在新任务上利用预训练模型。
  • 大型语言模型(LLMs):在大规模文本数据上训练的 AI 模型。
  • 灾难性遗忘:新训练过程中已学知识丢失。
  • 小样本学习:仅用少量样本进行学习。
  • 预训练参数:模型初始训练时学得的参数。

参数高效微调相关研究

近期关于参数高效微调的技术取得了诸多科学进展,以下为部分代表性研究论文摘要,揭示了提升 AI 模型训练效率的创新方法:

  1. Keeping LLMs Aligned After Fine-tuning: The Crucial Role of Prompt Templates(发表于:2024-02-28)
    作者:Kaifeng Lyu, Haoyu Zhao, Xinran Gu, Dingli Yu, Anirudh Goyal, Sanjeev Arora
    本文研究了大型语言模型(LLMs)微调后的一致性安全性。作者指出,即便是良性的微调也可能带来不安全行为。通过在 Llama 2-Chat 和 GPT-3.5 Turbo 等多个聊天模型上的实验,发现提示模板对于安全对齐至关重要。文中提出了“纯微调,安全测试”原则,即微调时不加安全提示,但在测试阶段加入安全提示以缓解不安全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大幅减少风险行为,凸显了提示模板的重要性。阅读全文

  2. Tencent AI Lab –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Low-Resource Translation System for the WMT22 Translation Task(发表于:2022-10-17)
    作者:Zhiwei He, Xing Wang, Zhaopeng Tu, Shuming Shi, Rui Wang
    本文介绍了腾讯 AI Lab 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开发的 WMT22 英语-利沃尼亚低资源翻译系统。该系统采用 M2M100,并结合跨模型词嵌入对齐、渐进适应等新技术。研究表明,采集验证集微调和在线回译能进一步提高 BLEU 分数,有效提升翻译准确率,弥补 Unicode 归一化带来的低估。阅读全文

  3. Towards Being Parameter-Efficient: A Stratified Sparsely Activated Transformer with Dynamic Capacity(发表于:2023-10-22)
    作者:Haoran Xu, Maha Elbayad, Kenton Murray, Jean Maillard, Vedanuj Goswami
    本文关注稀疏激活(MoE)模型的参数效率问题。作者提出了分层专家混合(SMoE)结构,为不同 token 分配动态容量,提升参数效率。该方法在多语言机器翻译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显示了在降低计算负担下提升模型训练效果的潜力。阅读全文

常见问题

什么是参数高效微调(PEFT)?

PEFT 是一系列技术,通过仅更新大型预训练AI模型的一小部分参数,而不是重新训练整个模型,使其能够适应特定任务,从而大幅降低计算和资源需求。

PEFT 对 AI 和 NLP 有何重要意义?

PEFT 降低了计算与内存成本,加快了模型部署速度,保留了预训练模型的知识,并使组织能够在无需大量资源的情况下高效地为多个任务适配大型模型。

PEFT 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 PEFT 方法包括适配器(Adapters)、低秩适配(LoRA)、前缀微调(Prefix Tuning)、提示微调(Prompt Tuning)、P-Tuning 以及 BitFit。每种方法通过更新不同的模型组件来实现高效适配。

PEFT 与传统微调有何不同?

传统微调会更新所有模型参数,资源消耗大,而 PEFT 只需更新极少量参数,带来更低的计算成本、更快的训练、更小的部署体积以及更低的过拟合风险。

PEFT 常见应用有哪些?

PEFT 被应用于专业化语言理解(如医疗)、多语言模型、小样本学习、边缘设备部署和新型AI方案的快速原型开发等场景。

PEFT 方法可以应用于所有 AI 模型吗?

PEFT 方法主要为基于 Transformer 的架构设计,但经过适当调整也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模型。

PEFT 的性能是否总能与全量微调相当?

PEFT 通常能取得相当的效果,尤其在许多实际任务上,但对于极为专业化的场景,全量微调可能带来细微提升。

如何选择合适的 PEFT 方法?

选择依据具体任务、模型架构、可用资源,以及以往类似问题上 PEFT 技术的成功经验。

准备好构建属于你的AI了吗?

使用 FlowHunt 开始打造智能聊天机器人和AI工具——无需编码。连接直观模块,即刻自动化你的创意。

了解更多

微调

微调

模型微调通过对预训练模型进行轻微调整,使其适应新任务,从而减少对数据和资源的需求。了解微调如何利用迁移学习、不同技术、最佳实践和评估指标,高效提升NLP、计算机视觉等领域模型性能。...

2 分钟阅读
Fine-Tuning Transfer Learning +6
指令微调

指令微调

指令微调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在指令-回应对数据集上对大型语言模型(LLM)进行微调,提升其遵循人类指令和执行特定任务的能力。...

1 分钟阅读
Instruction Tuning AI +3
超参数调优

超参数调优

超参数调优是机器学习中的一个基本过程,通过调整学习率和正则化等参数来优化模型性能。探索如网格搜索、随机搜索、贝叶斯优化等方法。...

1 分钟阅读
Hyperparameter Tuning Machine Learning +5